欢迎访问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人文科研“大咖面对面”(九)——张海萌老师《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日本文学》圆满结束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1-12-17

日前,我校举行创智讲堂第三十期讲座,由人文学院日语系张海萌副教授主讲,主题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日本文学”。张海萌老师从中国文化、文学影响的视角出发,深入讲解日本文化、文学的多元化及一般特征。本次讲座由科研处刘玉斌处长主持,商英系李凤杰主任出席了活动。

IMG_256

嘉宾介绍

张海萌老师:

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日语系副主任、文学学科学位分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比较文学、日语语言学等。近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编写教材2部,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主持天津社科项目1项,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和省部级项目;指导本科生大创项目获市级立项,指导学生获“人民中国杯”日语国际翻译大赛二、三等奖,指导学生获行知学园杯日语写作大赛“后浪奋进奖”;参与完成校级重点课程建设、教改项目各1项;入选2017年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IMG_257

讲座回顾

张海萌老师首先概述日本文化、文学的多元性,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中自成体系的特殊构成,研究日本文学,应该在其文化系统的整体视野下,对文学的特性进行本源性的观照。

IMG_258

其次,张海萌老师具体讲述日本文化的一般特性包括吸收性、对传统的保守性以及混杂性,在外来文化的吸收过程中,日本历史实现跳跃式发展。中国古代文化通过移民、谴使、留学、贸易等途径向日本进行传播和影响。日本文学历史悠远,富有日本列岛特色,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西方文学持续不断的吸收,将多重元素内化其中。并结合《源氏物语》、《雪国》等古今文学名著以及和歌、俳句等进行分析,讲解日本文学具有内向性、纤细重感受、开放性、脱政治等特质。研习日本文学史不仅可以了解历史,总结文学发生、发展规律,也有助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和促进。最后,张老师介绍了与提升文化、文学素养密切相关的学科竞赛,包括国家级翻译、写作比赛等,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以赛助学,开拓学术思路。

IMG_259

学生感悟

在讲座活动中,有幸聆听到张海萌老师的讲授,使我认识到立足于比较文学的视野下,探讨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与意义,为进一步深层地研究日本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角度。启示我们:作为研究生中的一员,要主动增强自己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要积极地开阔自己的视野,以‘做研究’为切入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世界见证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与魅力,进而推动中华文化更好更快地发展。

——日语21级研究生 代春艳

很高兴能参加张老师的讲座。文学文化的课程安排比较偏后,所以今天的学习也为后面的课程打下基础。老师通过文学作品带我们回顾了日本吸收多元文化的历史,使我们对日本文化,文学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最后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做学术论文的工具和资料,为我们将来参加各种比赛给予了指导。

——日语1901李俊杰

本次讲座,张老师带领同学们探讨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日本文学,开讲首先点明了文化从来就是多元的,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日本文学是内含多元性的文学。通过这些介绍使学生们认识到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联系。张老师还解答了学生关于论文资料查找和日语翻译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一些书籍推荐,让同学们收获满满。本次讲座让我对日本文学有了新的认知角度,不仅仅拘泥于作品与作家本身而是去深思孕育此种文化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追溯。

——日语2102刘晓蔺

IMG_260

在热烈的掌声中,讲座圆满结束。张海萌老师的讲解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本次讲座开拓了人文师生的学术视野,同学们专注聆听,讨论热烈,在生动讲授与师生互动中尽显科研魅力。


 

 联 系 我 们  |  CONTACT US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珠江道25号 L座


      电话:022-88186283;022-88186001